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神马搜索:满月盘点,该纵深攻坚了

时间:2022-09-24 09:16:40 | 浏览:656

文|keyla只看攻防节奏的话,很难想到神马搜索和UC浏览器是系出同门的两个产品。就在昨天,手机新浪网、央视网、美团网、56、人民网、光明网、易车网等一众主流网站声称,神马已经是仅次于百度的第二大搜索引擎流量来源,此时距离4月28日,俞永福

文|keyla

只看攻防节奏的话,很难想到神马搜索和UC浏览器是系出同门的两个产品。

就在昨天,手机新浪网、央视网、美团网、56、人民网、光明网、易车网等一众主流网站声称,神马已经是仅次于百度的第二大搜索引擎流量来源,此时距离4月28日,俞永福代表UC和阿里巴巴发布神马这个移动搜索新品牌,仅仅过去了一个月。此前,神马还公布过两个数字:1亿的月活用户,国内市场的用户渗透率超过20%。

“20%”、“1亿”、“移动搜索引擎老二”,以及期间面对百度压制的强硬回击态度,这些热闹都发生在短短一个月内。

UC过去的十年里,好像从来没有发动过类似的“闪电战”,所以过去这一个月很多人都不由地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当然,这与不同业务的不同立场也有关系。浏览器领域UC一直是占据半壁江山的老大,所有人都看着你走,只要保持节奏迭代,不犯原则性错误就行;而移动搜索不一样,就算这是个“蓝海市场”,也只是体现在产品形态层面,市场潜意识里对搜索品牌认知最强的还是百度,一个新品牌从无到有,突袭的效率肯定更高。

“端”上的闪电战

搜索最喜欢的就是信息分散化,越分散,搜索越有价值,越被用户需要,即使在产品形态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

移动搜索目前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信息量爆炸的扩散速度超过了搜索产品形态的迭代成熟度。因此老实说,目前做移动搜索的各位在产品方面仍然处于摸索阶段。

这里面也包括了全球搜索技术风向标Google,例如他们正在尝试Google Now与Android 5.0的深度整合,以及App内搜索Google App Indexing(这方面国内做类似事情的是豌豆荚,兼容了Google App Indexing和Quixey的AppURL两种App内索引协议);当然除了这些超前的探索之外,还有传统的Chrome+Web搜索模式。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无论形态如何变化,要做搜索,对于信息源——“端”的控制是永恒的,Android、Chrome,都是Google搜索业务的“端”。国内最直接的例子则是两年前,360凭借浏览器系列产品在PC端的强势,用内截流的方式一夜之间就咬下了10%的PC搜索引擎市场份额。

“端”在搜索类产品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甚至对于移动搜索来说,“端”更容易引导和封闭流量,移动搜索的残酷竞争首先开始于“端”的乱战,决胜于对信息源的控制。没有这个环节,再强悍的搜索技术也很难站得住脚。

有了360的例子在先,神马的“闪电战”逻辑就非常明晰了:奇袭——流量的无征兆切换;快速——变换节点是同样的“一夜之间”;集中——5亿活跃用户UC浏览器形成的大流量圭地。

在移动端,浏览器对于互联网的控制力可能达不到PC端近乎垄断的那种程度。但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盘子远超过PC端,所以浏览器能够与微信、微博这样的超级App一起快速攥取庞大的增量。尤其是长尾流量的覆盖,以及对于搜索产品的“护城河”加成,目前很难有一种产品形态能完全越过浏览器。

纵深攻坚的三个疑问

奇袭、快速、集中,“闪电战”三要素齐备之后,神马已经拿到了一个互联网新产品能在头一个月拿到的一切,位列移动搜索第二。

但不能指望这种予取予求的状况能经常发生,即使UC浏览器的流量还有一部分没有默认切换给神马。

“闪电战”理论的创立和实践者、二战期间德军将领古德里安给出的期限是一个月,当时的德军能在一个月之内闪击几乎整个欧洲大陆。但在东线陷入与苏联的拉锯战泥潭后,却显得对于攻坚战准备不足、疲态尽显。

神马同样处在满月节点,当你从一个无名小辈突然声名大噪后,成为众矢之的是必然的。如果还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