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4 09:16:40 | 浏览:618
文|keyla
只看攻防节奏的话,很难想到神马搜索和UC浏览器是系出同门的两个产品。
就在昨天,手机新浪网、央视网、美团网、56、人民网、光明网、易车网等一众主流网站声称,神马已经是仅次于百度的第二大搜索引擎流量来源,此时距离4月28日,俞永福代表UC和阿里巴巴发布神马这个移动搜索新品牌,仅仅过去了一个月。此前,神马还公布过两个数字:1亿的月活用户,国内市场的用户渗透率超过20%。
“20%”、“1亿”、“移动搜索引擎老二”,以及期间面对百度压制的强硬回击态度,这些热闹都发生在短短一个月内。
UC过去的十年里,好像从来没有发动过类似的“闪电战”,所以过去这一个月很多人都不由地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当然,这与不同业务的不同立场也有关系。浏览器领域UC一直是占据半壁江山的老大,所有人都看着你走,只要保持节奏迭代,不犯原则性错误就行;而移动搜索不一样,就算这是个“蓝海市场”,也只是体现在产品形态层面,市场潜意识里对搜索品牌认知最强的还是百度,一个新品牌从无到有,突袭的效率肯定更高。
“端”上的闪电战
搜索最喜欢的就是信息分散化,越分散,搜索越有价值,越被用户需要,即使在产品形态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
移动搜索目前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信息量爆炸的扩散速度超过了搜索产品形态的迭代成熟度。因此老实说,目前做移动搜索的各位在产品方面仍然处于摸索阶段。
这里面也包括了全球搜索技术风向标Google,例如他们正在尝试Google Now与Android 5.0的深度整合,以及App内搜索Google App Indexing(这方面国内做类似事情的是豌豆荚,兼容了Google App Indexing和Quixey的AppURL两种App内索引协议);当然除了这些超前的探索之外,还有传统的Chrome+Web搜索模式。
但有一点可以明确的是,无论形态如何变化,要做搜索,对于信息源——“端”的控制是永恒的,Android、Chrome,都是Google搜索业务的“端”。国内最直接的例子则是两年前,360凭借浏览器系列产品在PC端的强势,用内截流的方式一夜之间就咬下了10%的PC搜索引擎市场份额。
“端”在搜索类产品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甚至对于移动搜索来说,“端”更容易引导和封闭流量,移动搜索的残酷竞争首先开始于“端”的乱战,决胜于对信息源的控制。没有这个环节,再强悍的搜索技术也很难站得住脚。
有了360的例子在先,神马的“闪电战”逻辑就非常明晰了:奇袭——流量的无征兆切换;快速——变换节点是同样的“一夜之间”;集中——5亿活跃用户UC浏览器形成的大流量圭地。
在移动端,浏览器对于互联网的控制力可能达不到PC端近乎垄断的那种程度。但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流量盘子远超过PC端,所以浏览器能够与微信、微博这样的超级App一起快速攥取庞大的增量。尤其是长尾流量的覆盖,以及对于搜索产品的“护城河”加成,目前很难有一种产品形态能完全越过浏览器。
纵深攻坚的三个疑问
奇袭、快速、集中,“闪电战”三要素齐备之后,神马已经拿到了一个互联网新产品能在头一个月拿到的一切,位列移动搜索第二。
但不能指望这种予取予求的状况能经常发生,即使UC浏览器的流量还有一部分没有默认切换给神马。
“闪电战”理论的创立和实践者、二战期间德军将领古德里安给出的期限是一个月,当时的德军能在一个月之内闪击几乎整个欧洲大陆。但在东线陷入与苏联的拉锯战泥潭后,却显得对于攻坚战准备不足、疲态尽显。
神马同样处在满月节点,当你从一个无名小辈突然声名大噪后,成为众矢之的是必然的。如果还沿用头一个月的猛冲猛打方式,很难保持同样的快速增长率,尤其当面前的对手是百度这样的巨鳄时。
不管愿不愿意,有没有准备,神马已经进入移动搜索的纵深,面对回过神来的百度,必须将自己切换为攻坚战状态才能继续前进。我认为神马攻坚战的关键在于能否回答三个相关疑问:产品形态、阿里巴巴、商业化。
1)移动搜索到底该怎么做?一个已经广为人知的典故是“神马”名字的由来,源于俞永福与一帮人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真正的移动搜索是神马(什么)?后来为了自醒,竟然真的叫“神马”搜索了。听上去像是个冷笑话,但背后还是那个很严肃的行业难题:移动搜索到底TMD该怎么做?
这是最关键的本质问题,但截至目前全球都没有正确答案,神马对外也没有公开过明确的变革性想法,多是方向性观点,例如输入方式变革、个性化结果等。但值得赞赏的一点是,神马产品上至少已经修正了一些公认的行业陋习,例如大幅砍掉了推广链接的比例,并强化了诸如小说、购物、App这样的移动搜索热点功能。
2)与阿里巴巴如何协同?这同样是个严肃的问题,并且与第一个问题息息相关。作为中国互联网市值过千亿美元的双寡头之一,阿里巴巴无疑能够在资源层面给神马带来强有力的支持。但如果对这种资源的使用上失控,长远来看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例如微博对于阿里巴巴的利用,虽然极大缓解了财务压力,但产品合作的形态则普遍被外界认为“过于粗暴”。
移动搜索在产品属性上比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更加开放,把控合作与用户体验的平衡点难度不会那么大。但我认为最终效果还是会取决于神马整合的重心资源是微博、高德这样与搜索协同性较强的产品,还是电商这样处于流量下游的阿里直系产品线——这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但两者之间的比例会是一个很微妙的拐点。微博选择的是成为阿里系电商的流量上游。
另一个比较有趣但还没有任何证据的可能是,神马与前文提过的App内搜索服务提供商Quixey进行协同——利用AppURL协议建立App内的内容索引,这种形态还很超前,流量增长预期和行业认可度也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毕竟目前整个移动搜索还处于迷雾期,未尝不会是一种很重要的探索。
Quixey,这家公司在2013年也被马云入股了,而现在他已经把综合搜索业务全盘托付给了神马和UC。
3)流量如何健康地变现?这里强调地是“健康地变现”,你当然可以选择在一手机屏中加入6、7条广告,然后对外声称“老子在移动搜索端的营收比重已经达到了XX%,拿到了第X张移动互联网船票”云云。但谁都知道,这是一种短期的投机手法,只能在用户选择缺失的垄断背景下长久成立。
神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干脆是“这两年不会考虑规模化的变现”。这话也不一定是真心话,毕竟搜索产品的商业化能力很难不让人动心。但从他们对于推广链接的克制态度来看,至少可以确定俞永福正在思考的是用一种更合理的商业模式来为神马变现。
好消息是UC自身的造血能力还不错,浏览器广告、手游联运等“现金牛”都已经运作得很成熟,能预留出足够的时间等待神马所谓“健康的移动搜索商业模式”。
很显然,无论是短期还是长远,这三个问题的最终形态答案都对于神马的未来发展,乃至移动搜索的市场走向至关重要。毕竟从商业的发展历史看,一个行业的市场老二由于“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变革动机通常是最强的。
在这样一个位子上,不可能指望会有人对你手软。
我是卢松松,点点上面的头像,欢迎关注我哦!2022年4月14日21:45分,百度搜索资源平台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条信息:2021年百度搜索违规行为整顿报告。通过这份报告来看,百度的打击力度非常大,可以说用“有点吓人”来形容,不过改消息在
百度作为日常工作生活中必备的搜索工具,大部分用户总会因为搜索结果不匹配、满屏广告等原因,找了半天都找不到想要信息,而有的用户往往都能够快速搜索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为什么别人在用百度,你也在用,而别人三分钟搞定的事情,你却花了一上午时间还没有搞
IT之家 12 月 25 日消息,近期,360 旗下推出了新的搜索引擎 —— 无追搜索,首页地址:https://www.wuzhuiso.com/。IT之家获悉,无追搜索表示,我们不追踪你,给你安心的隐私浏览。即使在隐私浏览模式中,某些搜
新华网天津6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7日,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大幕开启,360搜索特别推出全方位的高考护航计划,五大举措并行,一站式助力千万考生。除了投身题海之外,政策信息及填报志愿相关事宜也是考生在考前必须着手考虑的另一重要事件。而传统的报考
1.什么是神马推广账户的结构?2.合理的账户结构更方便管理推广方案3.账户状态都有哪些?4.计划5.单元一、什么是账户结构?账户基本由四层结构组成:账户、推广计划、推广组、创意。 基本关系可由下图表示。每个账户最多拥有100个神马推广计划,
4月29日,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发布《2019Q1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搜索用户达到6.89亿,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各大主流搜索引擎不断提升用户的搜索质量、效率和体验。其中,神马搜索以近4%的用户增速
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打破了原有: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的局限,无疑掀起了一股互联网营销的热浪。在互联网营销行业中,几乎所有的需求都指向了能够在垂直方向,更精准、更省时、更多层次、更互动、能够提供整套服务解决办法的搜索,神马搜索正是兼具多样搜
12月7日,高德地图发布了新一代智能车载导航—高德地图车机版2.0。会上,包括神马搜索在内的高德语音技术服务商,向外界展示了语音技术在车机导航上的实际表现。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表示:“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语音服务,高德还将开放语音接口,与
【数据解读】近日,有关数据机构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移动搜索市场渗透率继续走高,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百度以73.7%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神马搜索占比17.8%,位居第二;搜狗搜索以7.0%名列第三。值得注意
关于流量的一些打法 (上)总体上从大的方面来讲,在流量的方面获取可以分为几大块:搜索流量社交流量平台流量广告联盟其他的我们可以把他划归为二级流量,常见的如博客,论坛,PR,以及其他的一些流量分销平台。搜索流量,常见的搜索引擎有Google,